安全知识

首页 · 安全警示 · 安全知识 · 正文

当前高校治安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现有高等院校所,均坐落在市区内,在校大学生人,教职员工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校园中,客观上给高校治安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高校治安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其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校园治安保卫工作新思路,已成为当前公安内保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市高校存在的治安问题

   一是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堪忧。目前我各高校校园内不但有小吃部、食杂店,而且个别学校还有网吧、舞厅。最多的一个学校校内有9个网吧,20多个小吃部、校园从单一的学校,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小社会。同时校园周边不到200米网吧、饭店、舞厅一家连一家,某种程度上,已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同时也潜伏着许多不安全隐患。其中,尤以网吧危害为最,学生迷恋网吧现象非常普遍,目前已经占到了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有的因此荒废学生。某高校一名男同学迷上网吧,开始时只是两天三天泡在里面,后来网瘾越来越大,有一次在网吧竟泡了7天7夜,结果一学期下来6门功课有4门不及格,导致其父母双双提前退休,把家搬到学校附近,以监护孩子学习。

   二是校园内殴斗治安案件增多。殴打伤害他人已成为危害校园治安比较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年以前高校此类案件年发案数仅有20一30起,而年以后平均年发案数剧增到多起,以某校区为例,今年1一9月份就发生殴打他人案件起,占整个校区发案率的69%年10月15日中午,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学生因打饭排队问题,新老生发生争吵,引发事端,以、为首的老生组织了50多人,手持木棒、木板、菜刀等工具闯进新生教室,见人就打,见玻璃就砸,致使无辜被打学生达20多人,造成11人住院治疗,其中轻伤3人(一人手指被砍掉,一人手筋被砍断,还有一人被砍致肺骨骨裂)的严重后果。

   三是酗酒滋事现象严重。在调查中感到各高校学生喝酒、酗酒现象越来越严重,时间通常多集中于节假日和晚自习后,地点除校园及周边小吃部外,多集中在公寓寝室内。各校区几乎半数以上的男生公寓都有空酒瓶子,学生在公寓喝酒相当普遍。某高校几个男生晚自习后在公寓内喝酒喝到11-12点钟,在喝醉的情况下,将其他寝室同学拽来殴打,致使该被打同学头部缝了5针大学北校区三名男学生,酒后回校不服从学校管理,并将校保卫处门窗砸坏,在校区造成恶劣影响。有的高校还出现女生酗酒现象。去年夏天某晚10点多钟,某校三个女生抬了一箱啤酒回宿舍喝,喝完有唱的、有哭的,连笑带骂,弄得左邻右舍无法休息,造成较坏影响。

   四是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被偷盗财物小到衣服、文具、饭卡,大到现金、存折、手机、电脑笔记本、而且呈现出多为同学之间内盗的特点。某校机械系学生陈某,年3月-8月间,以从同寝室、同班学生钱包抽取部分现金的方式先后盗窃作案11起,盗得钱款多元。其作案的时间大都选在学生上课,中午打饭,以及晚自习期间,趁公寓人员较少,大肆作案。

   五是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增多。目前,各高校在公寓搓麻将、打扑克赌博;无端损坏公物;结交社会不法人员、在校园内称王称霸等严重违纪现象不断增多。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公寓实行社会化管理后,个别学生钻学校管理空子,在外偷偷租房住,男女生同居现象急剧增多,危害较大,有的学生因此而被退学。仅在北华大学师范学院一个班就发现有5对男女同学租房同居。

二、产生上述治安问题的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综合分析,我们感到产生上述问题主要受5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当前高校后勤管理混乱,引发诸多问题。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虽属非义务教育,但从本质上讲属公益事业,应为非赢利机构。教育部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早就提出了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明确要求,即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高校的发展与稳定然而,今人遗憾的是一些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改制以来,思想上缺乏对高校后勤服务特殊性的认识,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产生诸多管理漏洞,导致大量问题滋生。个别高校公寓卫生特别差,甚至发生过女同学睡午觉蟑螂钻进耳朵里,男生晚上睡觉被老鼠咬伤了脚趾的事件。有的学生因卫生问题患上了皮疹、关节炎,却始终得不到相应解决,由此对学校产生积怨,借喝酒滋事、破坏公物,发泄不满情绪。另外,高校伙食价格问题也是引发学生过激行为的一个因素大学新校址学生食堂由管理部门以每年万元承包给下属一个分公司管理。承包后,该分公司为尽快收回承包费,创收利润,不断提高饭菜价格,达到学生们难以承受的程度。9月23日早5时许,该校一教学楼墙上贴出三张小字报,内容是:起来,不想饿死的同学们,25一26日罢餐。谁能忍受每天 吃猫食,25-26日罢餐。日前,许多师生员工对学校后勤改革感到茫然。更有一些学生公开站出来提出。改革不是前进而是倒退,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尖锐质疑。

   二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弱化,缺乏针对性。高校是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栋梁的特殊使命。然而近年来,一些高校由于一味强调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影响及学校的录取率,偏重教学质量、学生分数、学校办学条件,而忽视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政治课,政治教员改做其它工作,有的则把政治课变成了自修课、进修课。在学生道德修养和人生观的教育上缺乏针对性,学生一旦与社会接触过多,消极影响就会对他们造成大的冲击,导致一些学生信仰危机,腐朽思想泛滥,价值观扭曲,唯我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膨胀,随之产生不求上进、缺乏责任感、讨厌学习、情绪忽冷忽热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看问题偏激、做事不计后果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当引起充分注意,在涉及培养什么人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这一特殊的文化领域,只能强化,不能弱化。

   三是分配制度打破后,校规校纪约束力被弱化。随着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战略的实施,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随之大量增加。尤其是我国自建国以来坚持36年之久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年一夜之间被轰然打破,代之而来的是自主择业。它一方面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提转自http://www.Zhazhi.com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竞争压力和一定社会问题。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再不涉及毕业分配问题,只要学习成绩合格就可以顺利毕业,使现有的校规校纪约束力被大人削弱,对一些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更显得苍白无力,校方的日常管理显得大不如前。部分学生无视校方的纪律、规定,我行我素,在课堂上嬉戏打闹,在宿舍酗酒赌博,有的夜不归宿,还有的偷偷摸摸不一而足,这是以前高校少有的情况,给高校正常的学习秩序、治安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尽快完备和强化校规校纪提出了一道严肃的课题。

   四是部分独生子女学生心态不正,攀比心理严重。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约占95%以上。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在家庭他们是父母的宠儿,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衣食起居,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

上一篇:五大问题影响高校治安

下一篇:谨防招生诈骗 识破欺诈伎俩